《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祖宗、恩情、根本、春天
- 中华弓氏网 2015年1月11日 云居搜集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人民日报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播。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百集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些节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题,又是一份份绝好的答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100个“考场”里,一次次展开,一次次收起,仁心写,义举答,子子孙孙答不够,一答就是百千年。我看到,但凡得高分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共同的遵守,没有忘记国家社稷,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恩情,没有丢掉根本。但凡兴旺的家族,都有家谱、祠堂、祖训,并且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这些家谱、祠堂、祖训。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些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我还看到真正的励志和制度,真正理解什么叫师道尊严、什么叫商道贾德。我发现晋商成功的秘密并不全在经营里,徽商成功的诀窍并不全在谋略里;还发现幸福原来也在五常十义里,甚至就在一餐一饮、一草一木里。
看着这些台本,我突然觉得,人一旦没了故乡的概念,一切病相就要来了。现代人生活在城里,没有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房子常常换,漂泊感就来了,漂泊感带来无根感,无根感带来焦虑。不像古人,不管走多远,心系故乡。
太多的故事让人泪眼婆娑。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时,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据记载,明初时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战功,朱氏后人便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历史上,朱氏一族先后有11人为国捐躯,从军报国也就成为哈南村的传统。每逢外敌入侵,“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催人泪下的场面,就会在这个小村庄里出现。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在安徽屏山村,明嘉靖年间,舒善天进京赶考,高中探花,衣锦还乡之际,发现相依为命的老母病倒家中,便弃官侍母,直至终年。还是屏山村,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塑造“抗战夫人”王丽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当年一月挣30块大洋,会把25块寄回家里。在山西静升村,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与人合伙做生意,对方早亡,他把属于对方的钱分文不少地还给人家后代。做月饼的吴丽霞家,如此在乎月饼切开后的匀称,不单是讲究月饼的品相,更是考察做月饼的人心是否匀称。他们相信,心匀称,手下的活无不匀称,心不匀称,手下的活难以匀称。
读一出出台本,我就像是在给祖先的老屋拂尘,给祖先的德容擦灰,给祖先的衣襟掸土。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等到下一出,又是那么紧张地看着每一出,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多少次,我的键盘上落下一个不肖子孙的热泪。就连晚上做梦,都在乡愁之中。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有这么伟大的传统,这么优秀的祖先,这么智慧的文化,这么可爱的同胞。作为一个作家,我是多么幸运,能够以这种方式,亲近我们伟大的传统,为祖先尽上一份小小的孝心。
在这些节目中,我看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事,远比在任何一部小说中读到的精彩。很难相信,倘若没有这40个摄制组长达9个月的艰辛打捞,任凭他们淹没、流失,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何等的损失。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人类将走向何方。
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子孙将向哪里去。有了这100集,我们就有了底气。孔子不但是中国人,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端午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我还看到了二十四孝的现代版,看到了精忠报国的现代版,他们有名有姓,有脸有面。
此刻,我更加笃定,只要我们把根留住,只要我们回到根那里,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春来草自青,草的答案不在草本身,而在春那里。
乡愁中的传统,传统中的乡愁,正是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春风。
纪录片《记住乡愁》引社会学者关注
记住乡愁,别忘了文化寻根路
中国有60万个村庄,约5000个古村落,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561个。纪录片《记住乡愁》的镜头对准了其中的100个村落,以家谱祖训、以古老小学校的校训、以“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讲述中华传统美德在民间的千百年传承,寻找的则是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元月1日起,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真实记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村落里的千百年传承故事。
让乡愁生出根,长出灵魂
当下的中国,城镇化的脚步轰隆作响,这是历史的必然。无数人离开村庄去城市实现自己创业梦。根据近日发布的2015年春运临客开行方案,铁路春运预计将发送旅客5272万人,同比增长11%。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张,乡村的景象却日渐凋敝,尤其是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许多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乡愁”成为一个容易引人伤感、叫人唏嘘的字眼。现在,人们为春节回家的一张车票而费尽周章,心中惦记的也许正是家乡的亲情与风俗,所为的也许就是纾解和释放心头的那一抹乡愁。学界早就为近年来反复回暖的传统文化热撰文剖析。有专家认为,每每岁末年初,古诗词热、家风家训热、乃至《舌尖上的中国》热,都能成为一种民众瞩目的文化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热潮”以一首诗、一条家训或者一道美食为载体,唤起的是中国人普遍的乡愁情绪。当传统文化热潮中的乡愁超越了家乡的一棵树、一条河,而具有了诸如家风或者美食这样的文化外在,乡愁便生了根,长出了灵魂。
讲述乡土故事,寻找传统文化基因
就像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是背景下,人们自然对纪录片《记住乡愁》怀着特别的期待:希望它拍得好看,希望它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回味我们的精神家园。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乡土故事,重温的是世代祖训,寻找的则是传统文化的基因。镜头下的人和物或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萦绕在亿万中国人心头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马驰看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或者刻意的灌输,而是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我们的影视记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看看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从某种程度上说,100集《记住乡愁》,100个村落故事,其实是一张乡土文化列表,提出了100个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之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清单。这种传统文化,可能就隐藏在农村家家户户的楹联上,隐藏在村民代代相传的故事中,隐藏在那些逢年过节才郑重示人的祖训家谱里。而所有的这些,与河流、大树、古井、老屋一样,都是传统村落的组成部分。看到它们,就想到乡愁;记住了乡愁,就是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师氏网新闻】纪念师自明同志诞辰100周年
>>【甘氏网新闻】七律 次韵杜甫诸将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