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名人楷模】水稻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弓盛梅

    中华弓氏网 2014年9月26日 云居搜集整理


   弓盛梅,女, 1938年出生,郑州弓寨人,水稻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历获省、市劳动模范,人大代表,专业科技拔尖人才,郑州市“十大杰出女性”“百名明星”。女士只讲奉献淡漠功名,舍生忘死搞科研,弃家创业为人民,为黄河两岸盐碱沼泽土地变水田的种植革命,为我国农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所培养出来的“花粳二号”优质粳稻新品种,在全国优质大米评比中荣获金杯奖,并迅速推广到25个省市,超高产品“粳固优一号”结束了杂交稻在国内外只能一次播种而无法多代利用的历史。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国家众多报刊、省市新闻单位均作了详细报道。近四十年来,女士白天一身黄土两腿泥,终日泡在稻田中,夜晚如醉如痴撰论文,诸多高文典册每每荣获大奖,她谢绝了省市领导频繁的避暑邀请,谢绝了省城次次的调入和外省不时的高薪邀请,却热情接待国外专家来访。不辞劳苦的对农民技术培训今十万人次,提供技术咨询两万多人次,无偿印发资料十余万份。1993电视专题片《好人弓盛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两次获全国大奖,省一等奖。业绩已收录在《中国人才宝库》《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人物大辞典》《郑州便览》等历史刊物。


《让泥沙造福于人民》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河南郑州市花园口,过去有民谣说:“花园口真荒凉,泥沙盐碱白茫茫,种一葫芦打两瓢,拖儿带女去逃荒。”如今的花园口,堤坝坚固,引黄冠淤,稻麦飘香。已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种植的优质粳米新品种花粳二号就是在这里培育出来的。花粳二号的培育者高级农艺师弓盛梅和李本生夫妇,以他们的科技成果实践着让泥沙造福于民的美好愿望。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淹没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花园口首当其冲,大批良田变成盐碱地。解放后,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生产水平很低,而且始终没有摆脱泥沙盐碱地的危害……当时只有弓盛梅、李本生夫妇和农艺师杜聚昌三个技术人员的农技站,迎着这场风波承担了研究改碱种稻的任务。他们靠村里支援的一块30亩地当作试验场,又自己盖起了至今可见的那个茅草庵,开始可改碱种稻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盐碱加重并非黄河泥沙所带来的问题,而是大引、大灌、大蓄造成水位上升,把土壤深部盐碱带到了地面,造成次生碱化。为此,他们和从事水利研究的有关部门一起,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终于在盐碱地上改种水稻成功,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盐量降低……

《花园口大米》

   大家一定对郭达、杨蕾演的小品《换大米》记忆犹新,但你可能不知道,郑州花园口农民换大米的历史比这个小品要早10多年。
   花园口农技站的弓盛梅、李本生夫妇等专家经过二十年心血浇灌,培育出“花粳2号”这一适合中国北中部气候条件和盐碱沙质土壤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其米粒色泽洁白,质地细腻,口味醇香,出米率高。该品种1983年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9月获河南省第一届优质米评比第一名,同年又被评为国家优质米,成为适宜温寒带种植的粳稻良种。花园口成了郑州改种水稻的基地,生产出的大米也改变了农民的饮食习惯,“馍、菜、汤”老三样又加上了大米饭、大米粥。但是,多年以面食为主的农民,还是喜欢吃馒头。他们就到城里用大米换白面,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郑州街头出现了大米换白面的生意。在街道和家属院里,时时有“换大米啰!”的叫喊声。
  “花粳2号”粳稻良种很快就远销到外地,多处大面积种植了。然而,据专业人士跟踪考察,虽然外地种植后,因米质优良而声誉雀起,但细致品味,仍不完全具备花园口大米的特点。正宗的花园口大米:其一是汤饭皆宜。熬汤,汁白如奶,绵滑细匀;蒸饭,籽粒圆润,不粘不烂。不管怎么吃,都有缕缕清香扑鼻,丝丝甘甜适口。其二是黄河水浇灌稻田,青蛙、水、蛇多,野生鱼多,地肥水美,故水稻极少发生病虫害,极少施用化肥。所以花园口大米是纯绿色食品,无污染、无激素,吃着放心,吃出健康。
   花园口的大米出了名,换大米的喊声也充满自豪,而且往往要强调自己的大米是花园口的大米。据当年到过武汉的人说,武汉街头不少卖大米的也打起了“花园口大米”的招牌。城里人也宁肯用1.2斤白面换1斤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花园口绿色大米。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名人楷模】知名企业家、书法艺术家弓广森
>>宋朝为何是“读书人天堂”:官员收入历代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