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名人楷模】弓氏企业家风采交通专家弓天云

    中华弓氏网 2014年9月14日 云居搜集整理


弓天云,汉族,1962年4月出生,内蒙古人,1983年毕业于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专业,2000年至2002年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读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曾任公路一局三公司项目经理、公司副经理、四公司副经理、一局生产管理处副处长、一局一公司经理、一局副局长。现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北京公路协会、中国铁道工程协会理事。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获多项大奖和个人荣誉称号。1990年度评为“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1995年度评为“首届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1996年度获得“中国公路协协会科技兴路青年奖”、2000年度评为“全国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2001年度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组织承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获1996“鲁班奖”、沪宁高速江苏段获1998“鲁班奖”、2001年交通公路汽车实验场工程获国家银质奖、2002年交通公路汽车实验场工程获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为企业创百年 为社会担责任

——记中交一公局董事长兼总经理弓天云

2013年12月18日,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公局”)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行业内外的300多位嘉宾走进中交一公局,共同感知这支诞生军旅的老牌国有企业50年的辉煌历程。

50年的发展,中交一公局已经从最初承建国内战备公路、国外经援工程的一支筑路队伍,成长为以承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为主,集投资、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科研、检测、机械制造、钢结构加工、物资贸易等为一体的国家大型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综合特级企业。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面对传统公路建设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交一公局深入推进以一体化战略为核心战略,并通过各项职能战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了产品结构、资产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创效能力,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开发额由2006年122.46亿元到2012年531.38亿元的飞跃。仅2012年一年348亿元营业收入、10亿元利润就相当于建局前40年累计收入218亿元的1.6倍、累计利润1.9亿元的5.2倍。2013年完成新签合同额超700亿元、营业额近500亿元,实现利润约13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8.6倍、9.3倍和18倍,实现了10年间创造9个一公局的辉煌业绩。在2012年,还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等多个大奖。

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市场上,一个以公路施工为主业的传统国企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一路高歌猛进、屡创佳绩。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企业带头人的运筹帷幄、果断决策,他,便是中交一公局董事长兼总经理弓天云。

创新思维胆识兼备

“转型升级,是一定要转,关键在于怎么转,转的快慢。”进入新世纪,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又使得市场上存在很多机会。从2006年开始,基于对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结合企业发展历史及所拥有的资源、管理能力等禀赋条件,弓天云提出了以转型升级为前提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

“敢”。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面对激烈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竞争市场,以弓天云为代表的一公局决策群体,不是怨天尤人、退宿避让,而是主动迎战、奋力拼搏,以最大的勇气了解自己,以最大的决心挑战自己,以最大的热情展示自己。一公局在弓天云的带领下,打破思维桎梏,冲出思维定势的峡谷,打开思想解放的闸门,秉承着“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无惧关山万重,哪怕天堑沟壑!

“舍得”。企业升级的过程必然涉及到转型,转型的过程肯定也要伴随着升级。弓天云认为,“转型不是转行”。一公局的转型升级不是进行产业转移,而是在企业现有核心技术市场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本产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巩固企业的产业地位。“非一体化不做,离太远的内容不做”,本着这个转型的基本原则,弓天云强调,一个企业不可能什么都做,也不可能什么都能做得好,所以就应该集中资源、利用优势选择取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就要“得”;相反,那些落后的,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技术产品,或者跟自己业务关联度不大,甚至是陌生的行业,就得学会“舍”。

几年来,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中国建设市场发生深刻变革的态势下,弓天云带领一公局坚持以价值链管理为导向,深入推进以业务转型为先导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在保持传统公路项目40%以上份额的同时,横向由公路拓展到铁路、市政、轨道交通、机场、房建等项目,改善了产品结构;纵向由施工发展为集投融资、设计咨询、施工、检测、监理、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链,拉动了主业发展。实施国内、国外并进的“双核战略”,全面参与国际建筑市场,以市场化运作成功进入东南亚、非洲、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程施工领域。积极进入高端经营和资本运作新领域,以商业模式的转变带动经营模式的转型,以投资带动企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资产结构优化。目前,一公局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BT、BOT+EPC)的投融资项目已达468亿元。实施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独具特色,成为经验进行交流并加以推广。三年后,一公局将实现经营性公路资产达到企业总资产50%的发展目标,投资业务板块逐步形成,企业资产结构得以优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开拓进取奋发有为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弓天云眼里,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企业发展的不断持续的过程,是不断适应市场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调整转型升级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非实干、苦干不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为此,弓天云在全局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管理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模式,实现一种新的利用社会资源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企业全过程成本。着力强化“项目导向型”企业管理模式,以ISO9000标准化模式进行过程控制,应用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危机管理、KPI绩效管理等科学的专业管理技术,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目标清晰、流程标准、方法科学、信息及时、过程受控和持续改进。推行“集中结算”,夯实基础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内控建设,合法、合规经营,培植职业道德规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公局坚持以项目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构建 “三化一体”管理体系,处理好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环境五大目标间的十种关系,创新推行“管理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经营模式,使一公局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均能稳步前进。

锐意改革引领未来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民企、国企,还是央企,同样面临着市场的竞争和淘汰,经受着市场的磨砺和锻造,经历着发展的困惑与抉择。唯有审时度势,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才有可能确保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仍然墨守成规,其结果就是被市场所抛弃。

弓天云始终牢记忧患意识,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未雨绸缪,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模式。他当机立断,认准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链对链、模式对模式的竞争,有的放矢,进行战略选择。他找准战略环节,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企业业务流程,集中企业所有的功能和优势,构建系统参与竞争,扩大企业未来的产业链延伸规模。在实际操作中,为确保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成功推进价值链管理,弓天云将“做好顶层设计,打造升级版一公局”作为目标,在组织结构方面,他大刀阔斧,敢为人先,对机构及其职责进行了调整,通过职能管理、专业管理的有效分离与结合、集权与分权,实现组织再造和管理提升,促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有机运行,将产业链转变成价值链,构建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的保障体系。在业务流程方面,他敢想敢做,勇往直前,把企业的外部价值链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有机地整合起来,在融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价值链上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价值链条;把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及其流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构建了一体化的价值链管理体系,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的前进与不断的改革,一公局在弓天云的带领下已经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正按照着理想的蓝图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越走越远。

爱惜职工以企为家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员工是企业前进的动力。”这样的观念一直被弓天云看作是一条真理,他认为正是有了从各项目、各公司的上万名普通的员工,才有了一公局的今天。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关爱在职员工、帮助困难员工、不忘退休员工,是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关爱在职员工,让他们能真心实意的投入工作;帮助困难员工,让他们能切身体会到企业的温暖;不忘退休员工,让他们能感受来自企业的感恩。他全面倡导“工作在一局,生活在一局”的理念,努力将“企业关心员工,员工热爱企业”落到实处。

一公局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相关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数国,自古以来,架桥修路从来都是在崎岖坎坷、山水险恶的地方进行,基层工作之苦可想而知。基层员工占绝大多数,日常生活除了施工现场和办公室、宿舍三点一线外,单调枯燥。弓天云深知本行业这样特殊的性质特点,他心系基层员工,关心项目部员工工作之余的生活状况,于是拨款千万,用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项目部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并成功在项目部构建起各种适应项目部具体情况的文体活动机制。如今,项目部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不仅各种办公、生活设施齐备,而且还还有项目部开垦土地,有种植小花园的,还有种植小菜园的,这为员工的工作之余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另外,项目部还使用拨款购置了各种关于技术、生活、文学方面的书籍,开辟了羽毛球、乒乓球场馆,鼓励生活、工作在偏远山区的员工们多一些学习和休闲的时间。这一系列举措,极大的丰富了基层员工的精神生活,工作、生活环境的优化,也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013年是一公局建局50周年,在过去的50年里,为一公局做出贡献的员工数不胜数,他们作为一公局的功臣,有的身患重病,有的无儿无女,弓天云深入了解困难员工和退休员工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跟踪催办,先后为24名困难员工及退休员工解决生活问题。其中基层职工王师傅已于三年前去世,留下瘫痪的老伴和有精神病史的儿子,另有生病的女儿也为一公局在职员工,一家三口仅靠女儿的收入支撑,目前不仅女儿工资、五险一金照发,企业还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就医、照顾家庭的时间,同时还为其全家承担了全部的住房费用以及部分医疗费用。王大妈感谢说道:“您对基层员工的关心我们铭记在心,在一公局工作,我老伴和女儿将一公局看做家,如今,一公局也将我们看做了家人。”弓天云自主持工作6年以来,单是为员工解决各种问题便筹资近亿元,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的员工多达三千余人,有效的凝聚了人心。

情怀公益回馈社会

《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对于企业来说,这个“礼”,就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弓天云认为企业要想能够绵延百年,就要让自己的价值取向在百年里与主体社会价值保持一致性,使社会的财富被全社会共享,积极发扬“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精神。弓天云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的过程中,坚持关注弱势群体、回报社会,争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农民工工资拖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由于一公局工作内容的特殊性,项目部常与农民工兄弟打交道,弓天云关注农民工兄弟的工资到手情况,发现原来大都是通过分包单位的中转,很容易遭到分包商的拖欠和克扣。于是他提倡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卡,经由项目部财务直接将钱打进工资卡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民工的工资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几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项目部现场的农民工兄弟普遍表示干活更踏实了。2013年,一公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在2012年的基础上又减少23%,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需要,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公局地处首都北京,进京务工人员较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也分布在北京市各区,弓天云鼓励各公司组织员工为农民工子弟学校送温暖。他说:“在我们的项目上也有很多农民工兄弟,我们在北京为北京的农民工兄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许同时也有类似的有心人能为我们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给与帮助。各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员工集资,购置各种学习用品、冬衣寒衣,送往房山区、海淀区等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助农民工子弟圆梦北京。

“履行央企责任。”是弓天云践行自己作为一个央企带头人的奉献社会、回馈社会的座右铭。2008年汶川发生的强烈地震牵动着一公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弓天云第一时间指示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行动起来,大家踊跃捐款,慷慨解囊。当时,局捐款总额达150.5433万元,全局参与捐款人数达8175人,全局党员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自愿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共计1203680.90元。

“建一个项目,保护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弓天云十分关注、时刻重视施工环境的保护,亲自参与制定了施工项目植被保护和复耕、复垦的管理规定以及施工项目加强社会环境污染的管理规定。在征用临时用地时必须本着综合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临时用地面积,保护好社会环境,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安徽黄山至塔岭高速七合同是交通部规划的生态示范工程。该项目部自进场以来,一直按照“融入山水间、承载徽文化、构筑新走廊”的设计理念,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保持和大自然原有地形、地貌的和谐统一。塔岭隧道采用了“零开挖”进洞,力求不破坏洞口周边的地形、地貌,以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为了保护文化古迹不被破坏,该项目制定了《徽婺古道保护计划》,以保持原有古道的风貌,创建了品质优良、环保和谐、国内领先的高速公路典型示范工程。

另外,在弓天云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2013年6月9日,第十届埃塞亚环线长跑接力赛在一公局埃塞俄比亚亚的斯公司刚刚完工的玻璃路工程现场成功举行。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经参处钱兆刚参赞、埃塞亚的斯市公路局局长费卡多·海里先生、埃塞亚的斯公司经理王洋、前奥运万米长跑冠军海里·格布雷塞拉西先生作为颁奖嘉宾一起参加了该项活动。由一公局赞助的第十届埃塞亚环线长跑接力赛的成功举办,弓天云积极践行在国际的社会责任,有力维护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弓天云以一位交通建设者的志向、以一位企业领导人的胸怀、以一位社会责任人的担当,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心系企业、心系社会,带领一公局全体员工敢于争先,乐于奉献,为一公局共同创造着明天,为全社会共同承担着责任,推动着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

 曾获荣誉:

1990年国家计委、团中央、国家重点工程青年功臣。

1991年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

1992年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干部。

1994年交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1995年首届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

1996年中国公路科技兴路青年。

1999年路桥集团劳动模范。

2000年全国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

2002年和2011年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

1987年度——2006年度创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特别荣誉证书。

200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9年获中国海员建设工会“金桥奖”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网新闻】弓氏家族微信公众号、中华弓氏网告示
>>【弓氏名人楷模】弓氏名人中兴通讯副总裁弓月中